銀座媽媽桑也推薦的關西風關東煮─ぎんざ力

按讚加入粉絲團


 

       趁著到東京參加同學婚禮之便,安排了一些想品嚐的日本料理,其中我很想去嘗試的就是台灣便利超商很熱門的關東煮,在台灣一說是「黑輪」或「甜不辣」。當年的台語偶像歌手林強的一首「黑輪伯仔」就紅遍大街小巷,可見這個日本料理在台灣的接受度很高。

       其實關東煮是我去日本旅行多年來第一種嚐過的日本料理,早在 1982 年我第一次出國到日本,也是唯一的一次跟團旅遊中,晚上我就脫團在福岡旅館附近的屋台,掀開紅色的暖簾第一次在日本吃到真正的關東煮,當時的印象很奇妙,覺得日本人都吃很少,主要在配酒,醬汁居然不是我們習慣的甜辣醬,而是黃芥末。後來出國因為都攜家帶眷,所以不適合這種居酒屋形式的料理,也就很少再嘗試了。


(銀座地標─和光)

       這次事前做了功課發現台灣網路的資料對這種常吃到的平民料理資料不多,原本在我口袋名單很久的淺草大多福,卻被一位台灣的網友批評不及格,所以重新爬文發現了銀座媽媽桑由美的美食部落格介紹了這家在銀座的關西風おでん「ぎんざ力」。


(力的店門口)

       就在我們同學一行人在晚間九點結束了「龍吟」的餐宴後,我就帶隊殺到銀座續攤,很容易就找到了這家有著昭和時代民家風的店面。吧台前雖有少許空位,因為我們人多就被分配到最裡面的個室。狹窄的店裡面昏黃的燈光,營造出溫暖的感覺,在冬天寒風颼颼下,打開店門進來就立刻感受到我要的 fu ,就是這種在地、復古、人情、溫暖的風格。吧台內的老爹和食材豐富的關東煮是驅走寒意,暖入心房的最佳主角。這是一家不是觀光客常會光臨的在地店家。


(力的吧台)

       大夥兒點了生啤酒後,我就作主點了一盤綜合的おでん,另外我還點了我很想吃的番茄おでん。最後再問店家有何推薦的,加點了店家自慢的牛すじ(牛筋)土手やき。綜合的おでん材料很豐富,食材都有入味,重要的湯頭感覺上比較淡,應該是昆布熬煮的,不會很鹹,喝起來很順口高雅。我最想吃的番茄湯則是最漂亮,橘紅色的番茄剝皮切片置於淡橘粉色的湯中,視覺饗宴就先佔了鰲頭。番茄湯喝起來不會很酸,順口而有餘韻,我很喜歡。至於牛すじ,還附上一塊法國麵包,可以沾著醬汁來吃,味道很特別,算是比較重口味,只可惜今晚肚子實在是太撐了。由於大家在龍吟都已經是酒足飯飽,可惜了這一餐的關東煮,很多食材都沒有吃完,算是淺嚐。下次與三五好友,或是與太太再來東京時晚餐不要吃太多,我會想再來此喝杯啤酒續攤。


(お通し,這是檯布費1000円所附的小菜,有點小貴,所以還有蠑螺)

 

(牛すじ土手やき附上一片法國麵包750円)

(とまと470円)


(おまかせ盛り5人前)

      「力」是屬於關西風的關東煮。這倒是有點混淆了。這先要從關東煮おでん的起源談起,從室町時代的女房言葉中就出現過田樂這種料理,就是把豆腐串起來烤烤,塗上味噌來吃。據信這就是おでん最早的原型,但是這種算是現在所稱的「焼き田楽」。從江戶時代起,江戶近郊的銚子與野田盛行釀造濃口醬油(緯來日本台播過醬油的女兒一劇,故事舞台就在此地),以柴魚高湯、味醂、醬油、砂糖去煮的「煮込み田楽」開始流行,這就是現在的おでんおでん傳到關西就被關西人稱為關東煮,這也是昭和 40 年左右才出現的名詞。不同於關東來的關東煮,關西發展出以薄口醬油為底,加入昆布、鯨魚、牛すじ等食材的關西風關東煮。其實真正的關東風關東煮是不太加入肉類的,而關東常用的魚板、竹輪等反而在關西不常用。



       但是到了關東大地震後,關西的廚師跑到關東把關西風關東煮反向輸入關東,加上原來關東的老鋪受震災影響而式微,反而是關西風關東煮席捲了關東地區的主流。諷刺的是現在東京的老鋪都是以薄口醬油,昆布高湯熬煮的清淡關西湯頭,縱使有老鋪想回復濃口醬油的關東風,人們反而覺得那個不正統,真的是反客為主了。


     「ぎんざ力」推薦的牛すじ土手やき,還有おでん菜單上的鯨魚,和喝起來清淡高雅的湯頭再再證明了「力」是一間關西風的關東煮。有空來關東吃吃關西風的關東煮,享受一下銀座在地的特有風情文化吧!


  • ぎんざ力 東京都中央区銀座7-6-4。メトロ銀座線A3出口徒歩約3分。週日休息。預約可。        TEL:03-5568-2223
  • 銀座由美ママの心意気         

 


延伸閱讀